关于我们 怀柔文化 云梦文化 名家作品赏 云梦仙境赋 云梦仙境雪景欣赏 云梦仙境讲坛3 云梦仙境讲坛1 云梦仙境讲坛2

散文

绿荫深处品仙茗

魏明俊

炎热的盛夏,约三五好友,找一绿荫之处,品一杯香茗,是何等的神怡。位于云梦山深处的鬼谷庐就是这样一块净土。周末,几位文友从怀柔城区出发,过河防口、入琉璃庙,沿柏坪路蜿蜒东去五六公里,来到了我心中的净地——鬼谷庐。


鬼谷庐是云梦仙境景区内的重点景观之一,它位于景区接待站东侧的山坳里。若是没有石牌坊和进山栈道提示,很难想象,在这溪水潺潺的峭壁之上,竟然还有一处人间仙境。

沿栈道进入谷内,顿感异样,湿漉漉的地面升腾着云烟般的水气,一株株参天大树遮天蔽日,感觉像是进入了南方的热带雨林。所不同的是,这里比南方的雨林多了一份难得的清爽。据说。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测试,在炎热的夏日,这里的气温比承德避暑山庄还低了2度。难怪每到夏季来临,来这里避暑品茶游客络绎不绝呢。

漫步林荫小路,步步登高,景致也随之多了起来,那些传承鬼谷文化的道观建筑、介绍各类仙人们的标识,不时映入我的眼帘。“鬼谷洞”,一个诱人的名字促使我们一定要到里边看个究竟。尽管山洞在沟谷东侧的峭壁之上,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但怀着对鬼谷仙人的敬仰和好奇,我们还是义无反顾的爬了上去。

山洞坐东朝西,鬼谷子的坐像端庄凝重,彰显出道家先祖的大雅风范。拜过仙人,我们原路返回,在茶吧稍作休息。道姑得知我们是景区老板请来的客人,用来历不俗的鬼谷井之水,热情的为我们沏上了茶,之后便落座与我们攀谈起来。或许是我们真的渴了,一杯接一杯的喝个不停。待我们解渴之后,道姑话锋一转说,我们这里还有一种自己采制的仙茶,是专门招待贵客的,请大家品尝。说着,道姑麻利的换了一个茶壶,沏起茶来。看的出,道姑是在调我们的口味。沏好了茶,她小心翼翼的端起茶壶,为我们每人倒了一杯。有意思的是,在每个杯里都倒有一两个淡绿色的叶片。接着道姑对着杯子里的叶片,有板有眼的讲了起来:“这里有黄芪、白花等多个野生茶种,今天让大家品尝的是崎峰仙茶。关于这崎峰仙茶,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我们一边品着仙茶的滋味,一边聆听道姑关于崎峰仙茶的故事。不一会,口中那种淡淡的青涩、余香也跟着显现出来。正可谓 “续茶于人,起落清雅”。我们品着仙茗,谈古论今,娓娓道来。此间乐趣,可谓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茶叶在杯中翻滚,飘出淡淡茶香。仔细观之,茶色清雅,沁人心肺。添上一口,茶中的苦涩甘甜,色味俱全。如此意境,犹如人生的得失、荣辱、起伏。又如品遍人世的欢乐、炎凉与凄苦。

人生在世,对与错,成与败,皆是人生的滋味。一份淡薄,一份宁静,深入细致的品茶,就像品味漫漫人生,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我希望心安与心静,而这茶柔柔的一缕心音,暖暖的一份真情,弥漫在那空间里的一份幽香,一份清醇,不正是人生的真实感悟吗?

“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应以雅性去品,用心灵去悟。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沉默、一种忧伤、一种释放。也可以说是记忆的收藏。在不同季节里品茶,每个人都宛若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融入这变化纷纭的大千世界。在融会的过程中,社会不会刻意地留心每一个人,就像饮茶时很少有人在意杯中那一片茶叶一样。它不会因融入清水,不为人们在意而无奈,照样留得清香在人间。

一份幽静,清澈了心底。于是,涟漪在自己的意境中,缥缈着思绪。袅袅若轻烟。

任似有若无的笔触,营造出一份独有的宁静与温馨,让悠长不尽的遐思,挥出别样的诗章。保存一份恬淡的心情,在流沙般的岁月里,在芳华渐逝的日子里,积蓄从容面对一切力量。

一处山水,一杯仙茗。一曲清音,一处宁静。让一颗澄静的心,远离城市的繁杂,在这云梦深处静品人生。

沉醉中,清香袭来,那是守望已久的味道。水中的清颜,素雅而干净。一抹芳韵,汲取了水的清柔,风的轻盈,月的皎明。幽居静水一方,小酌怡情。观者,心,随之素,意,随之清。

风而吹来薄薄的云纱,被轻柔地铺展。那是怎样的一种古朴清新啊,简单的颜色,却引人入胜。那世间的雅和俗,都会青睐一种素洁和明净。风,在潺湲着的青色中,翻阅着一幅幅似曾相识的画面与仙境。

正当我被这云梦仙茶所陶醉的时候,身着蓝大褂,头扎道发的张道长款款而来。他见我们聊得正起劲,落座后也和我们盘起道来。张道长介绍说:云梦仙境是怀柔文化的发源地,也是百家争鸣的发生地。相传,梦仙境景区内的鬼谷庐,就是两千多年前孙膑、庞涓的师傅——道教真仙鬼谷子隐居、修道、授徒的地方。在此拜鬼谷仙人为师的苏秦、张仪、毛遂、徐福等诸多徒弟,后都成为栋梁之材,并流芳百世。一次,鬼谷子与老子、孔子在云梦仙境鬼谷庐观山亭中对饮,孔子见鬼谷子的众弟子分而聚之,或习文或习武,联想到诸国重臣皆出自鬼谷子门下,禁不住对鬼谷子赞曰:“先生教学因材施教,门下所出皆为栋梁之才。”鬼谷子答曰:“华夏倡文,民间普教,子功莫大焉,吾不及也。”老子笑曰:“东有孔府,北有鬼谷,如人之两足,不可或缺也。”


张道长的故事尽管不长。但却道出了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那就是,鬼谷子与孔子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品仙茶,悟其妙,思其源,得其道。今天,当我们有幸坐在鬼谷子当年隐居、修道、授徒之地,品味仙茗的时候,更加崇拜这位仙人渊博的知识,超人的智慧。更加感叹怀柔文化的源远流长,怀柔文化的博大精深。



问道浅隐鬼谷庐

李灵

应友人之邀,问道云梦仙境鬼谷庐。

曲径通幽处,野生猕猴桃以藤蔓为天然屏障将神秘道庐隐迹于怀柔琉璃庙孤山阴阳相汇的山谷中。

时近正午,若不是阳光穿透密林的罅隙,将斑驳的光线挤射进来,云雾缭绕的庐观恐怕会一直在梦境里神游不醒。光射进来了,睡美人般的仙境立刻就被解除了魔咒,霎时,林间清风送爽,碧水流潺,蜂追蝶舞,一派生机盎然。手机显示,外面的世界,地表温度已近40摄氏度,庆幸与友相约只为享受鬼谷庐里这难得的清凉与清静。

   鬼谷庐所处的谷呈锅型,四面壁立,中间盆地,原存小石门一处,时人出入取道于崖壁石栈为道。山溪两侧,是那些善于蔓延攀爬勾连的野生猕猴桃,亦被称为软枣子、奇异莓,属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所到之处,能自成天地。密密匝匝的绿荫将这盆形石谷覆盖,与世外隔绝,独守这一方云梦仙境。

相传,鬼谷子王禅老祖曾隐居于此。踩在山间小径上,是否先圣也曾踏足于此?呼吸林间清新的空气,似乎每一缕气息都充满神秘的能量,触摸这里的每株树,每棵草,每朵花,眼眸中掠过的每一个生物,或游鱼或飞鸟或蜂蝶,欢喜与它们的再次际遇,是的,万事万物皆有灵,若无感应,为何此刻我心中无端生出诸多感恩?

方寸间,我似乎感应到与鬼谷老祖的擦肩之缘。让另一个我漫步在2300多年前那个四维时空里,去感念先圣度过的每一个晨昏冬夏,观察他每一天的行住坐卧,体味他每一个细微的神思流转。溪流石径是否还记得先圣构思奇书时踱着灵魂漫步的情景;月轮丽日是否还记得先圣传道授业解惑时的诲人不倦;石庐洞窟是否能忆起崎峰仙茶陪伴先圣手书竹简度过多少不眠之夜;林荫飞花是否曾记录先人品茶论道时精妙言谈,青龙白虎是否还记得先圣登临高处与爱徒一起运筹天下的谋篇布局;得道台前的灵石是否还记得先圣坐化为仙的吉日磨刀良辰……

万事万物皆有灵,如若不是,为何两千三百多年后,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燕山之子,马连忠先生自幼便眷恋着这方圣土,感念鬼谷老祖先迹,立志追随并发扬光大,长相厮守陪伴?据马先生多年考证,王禅晚年,志在归隐。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之时,他辞去齐国讲学之职,四方云游。行至燕国渔阳城北云蒙山一带,登临高台而极目仰望苍穹,俯瞰众生。遥观群岭逶迤,燕城隐现远岫,近赏白河湾孤山遗立,两弧相依、水流环抱,顿启阴平阳秘之灵思,于云海变幻中体悟自然变化之玄妙。沿云水洞攀猕猴古藤,发现隐于谷内的石盆,淙淙山泉清咧甘甜,时值寒冬,谷内温暖如春,天然石洞栖身劳顿,山果累硕果腹饥渴,先圣遂生大隐之念。

修身养道,传道授业,这里果真是先圣鬼谷子王禅理想的隐憩之所。冬颐神龟之志,夏伏五龙之法,春采崎峰异茶,秋食野生山果,遥望石城为伴,近与清溪为侣……不知先圣于此究竟修道多少年,只知《鬼谷子》奇书从此传世,这里不仅走出了庞涓、孙膑,还有苏秦、张仪,不知先圣是否已修道成仙,只知此这一方水土从此风调雨顺,地富民安。
   
道教最早可追溯于上古时期的崇信自然与鬼神,逐渐演变成殷周时期的祭祀上天和祖先……张道长布道略带南方口音,一只蚂蚁热切地爬上了桌子,仿佛想离声音更近一些;一小枚茶叶,静绿在杯底,仿佛也在聆听布道之音;女道长则在不远处的台阶上素手纤弄,张罗那一桌素斋。没多大会儿,红色西红柿,绿色油麦菜,褐色的鲜蘑,一桌子清新素淡,光是看着就心生欢喜。突地就忆起《西游记》里那句词儿:那妈妈儿贤慧,即便携转小儿,咐吩煮饭,安排一顿素斋,他师徒几个吃了。虽是不同教派,恍若之中,那份久远的师徒情份却是真挚。最为惊异的是,无论是品茶之际还是斋饭之时均置身室外,飞舞于盘碟杯盏间,戏弄于人前人后的,果真只有那些以采蜜为食洁净之物,蜜蜂,而绝非是蚊蝇等秽物,让人着实感叹此乃真正的净地仙壤!

三五友人静坐于绿荫之下,品茗论道,谈笑风生,此情此景竟如此熟悉,许是梦境?浅隐鬼谷庐,静听道长咂。纤尘不染处,如水交倾心。

不远处,许是鬼谷老祖正临风端坐,捋髯微颔。尽管肉眼凡胎未能识,怎奈灵犀尽在一动感念间。 

2015717





诗词


赞云梦仙境太极大峡谷

马连忠

群峰袅袅生紫烟,银河奔腾映前川。

崖抱松柏木石盟,桃花依柳河岸边。

山环水绕太极势,疑是伏羲此开天。

水天蓝青成一色,山开物和谐自然。


电话:61618140      61618157

驾车:京承高速怀柔出口出,走会都路(高架桥),走雁栖湖方向到111国道柏查子路口右转5公里即到。

网址:www.bjymxj.com




名家书画作品赏

分享到:
0